伊春园2024直达

学院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清华法学》出刊第100期纪念会暨新时代法学期刊的使命和责任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 2023-12-04    浏览量:

 

7S7A8688

7S7A8710

2023年11月30日下午,《清华法学》出刊第100期纪念会暨新时代法学期刊的使命与责任座谈会在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模拟法庭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伊春园2024直达主办。会议第一单元,由伊春园2024直达党委书记邓海峰主持,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清华法学》编委会主任、伊春园2024直达院长周光权,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期刊研究会会长张文显,《法学家》编委、《人权》编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中国法学》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黄文艺,《法学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甦,《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法学部主任、编审、《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副主编李树民,《中外法学》主编、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政法论坛》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刘艳红,《清华法学》编委会委员、伊春园2024直达教授车丕照分别就《清华法学》出刊第100期纪念致辞。会议第二单元,由《清华法学》主编、伊春园2024直达教授黎宏主持,各位法学界期刊主编和编辑同仁围绕新时代法学期刊的使命和责任,就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与解答。

7S7A8801

图为邓海峰书记

第一单元主持人、伊春园2024直达党委书记邓海峰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进入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刻,《清华法学》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100期出刊。《清华法学》编辑部在此邀请长期关心、爱护和支持《清华法学》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共同见证这一重要美好时刻,共商新时代法学期刊的使命与责任。

7S7A8722

图为彭刚副校长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指出,法学学术期刊在中国法学事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2023年2月,两办印发对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提出要推动法学学术期刊的多样化、差异化、高质量化。《清华法学》始终坚持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坚持重大价值、重大理论、重大影响力的严格要求,鲜明地展现了伊春园2024直达和《清华法学》编辑团队的学术品位和自我期许。希望《清华法学》能够发展成为清华大学的重要学术品牌,成为展示中国法学研究优秀成果的舞台,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法学交流的重要桥梁。

7S7A8790

图为周光权院长

《清华法学》编委会主任、伊春园2024直达院长周光权指出,杂志要办得好,必须确保其是学术之公器。十多年来,《清华法学》尽可能为国内外朋友提供以文会友的高端学术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希望《清华法学》始终结合中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关注有意义、有价值的比较研究,为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

7S7A8804

图为张文显教授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期刊研究会会长张文显认为,《清华法学》自创刊以来,在繁荣法学研究、培育法学人才、推进法学理论创新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指出,要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中文法学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就不能单纯倚重引用率等指标,还要综合考虑法学期刊对法学实践的贡献。

7S7A8823

图为韩大元教授

《法学家》编委、《人权》编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表示,清华法学的学术源流可追溯至民国时期,具有悠久深厚的政治学和宪法学传统。在长期的发展中,《清华法学》这一平台已经成为宪法学界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受到学术共同体的信赖和认可。希望在繁荣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新时代,《清华法学》能继续传承清华的学术理念,为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独特贡献。

7S7A8857

图为黄文艺教授

《中国法学》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黄文艺指出,专业化、品牌化、集群化、数字化、国际化是法学期刊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数字化是数字时代的应有之义,不仅在于以数字形式首发,更在于以多元形式刊载。在数字化的阅读环境下,用户的使用行为可以被分析,这拓展了更多的量化指标。而国际化则是提高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中国法学期刊界应当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法学期刊。

7S7A8865

图为陈甦教授

《法学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甦表示,伊春园2024直达以及《清华法学》是优秀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法学出版单位。在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期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期刊本身虽然并不生产知识,但是法学期刊担负着独特的任务,即发现法学界的最新知识成果,把法学知识生产者的创新汇聚起来,并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加以展现,向理论界和实务界进行传播。

7S7A8875

图为李树民副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法学部主任、编审、《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副主编李树民认为,清华法学出刊100期,这是一个沉甸甸的数字,凝聚着清华法学辉煌的办刊历史和学术情怀,以及所有编辑人员的艰辛劳动。他指出,作为期刊编辑要提高专业能力,不负对国家和时代的使命与责任,刊发出经得住学术历史检验的精品。

7S7A8888

图为王锡锌教授

《中外法学》主编、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表示,所谓“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关键词是自主。对此首先要关注“空间感”,摆正自身位置,秉持开放的全球视野;其次要关注“时间感”,厘清中华法系的历史发展脉络,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最后要找准“方向感”,鼓励研究者遵循规律,求真务实,提倡学术批评和对话交流。

图为刘艳红教授

《政法论坛》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刘艳红指出,期刊界目前存在的评价体系即所谓“学界叁唯”(自发率、引用率、转载率)可能存在一定问题。自发率不应该成为衡量刊物好坏的标准;不应过于重视引用率而不愿刊发青年学者的作品;应尽可能避免转载型期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与之相对,“思想性”“原创性”和“实践性”应当成为日后期刊考核的核心指标。

7S7A8923

图为车丕照教授

《清华法学》前主编、编委会委员、伊春园2024直达教授车丕照指出,期刊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而是做文章的评判者。对此,要积极推动让各专业教授成为期刊的副主编,提升期刊的专业评审能力。在期刊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让制度说话,一切由制度评判,避免关系影响学术公正。

会议第二单元,由《清华法学》主编、伊春园2024直达教授黎宏主持,与会的各期刊编审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友好互动。

《环球法律评论》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所长谢增毅就“如何平衡学术兴趣和学术生涯的关系”进行了交流。他认为,学术选择既要结合个人兴趣,也要考虑学科发展的需要。

《比较法研究》主编、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院院长解志勇认为,自主知识体系的结构,从比较法的角度看可以分为沃土知识(基础理论知识)、骨干知识(学科核心知识)、引领知识(学术新兴知识)和探索知识(对于交叉学科中的新概念与新思路的知识)等几类,期刊论文发表要注意各类论文的平衡,对于有关探索性知识的论文要保持高度关注与警惕,做到去伪存真。

《法学研究》责任编辑、编审李强就“期刊编辑与作者共同改稿的传统”这一话题表示,《法学研究》的编辑们在文字的加工上花费了很多精力,尽量让文章呈现出更多的实质内容。作者们在撰写法学论文时也应当注意表述的精炼性,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文章的思想性与学术性。

《法律适用》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国家法官学院教授梁欣就“期刊编辑审稿时的想法”这一话题发表了意见。她指出,法学类的文章不是诗歌和书画,不完全是作者个人兴趣的选择。在法学研究领域,作者应当将个人的思考与国家、民族和人类命运紧密关联。她呼吁广大青年学者关注司法实践,关注中国的司法案例,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经贸法律评论》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黄勇就办刊经验进行与谈。他指出,《经贸法律评论》作为新生学刊,要想成为法学颁厂厂颁滨期刊,就需要在顾及众多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坚持自身的特色,也需要更多作者的大力支持。他欢迎年轻学者们向《经贸法律评论》投稿,也希望大家关注和支持《经贸法律评论》。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主编、国家检察官学院副院长徐鹤喃就“选题的方向与大小”问题表达了看法。她鼓励青年学者更加关注学术对于实践的引领作用,希望青年学者在选题时投身实践,以和法官不一样的视角看待实践中的现象,在把握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前沿领域课题。

《中国应用法学》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陈志远就“期刊编辑对论文创新性的关注”这一问题表达了立场。他指出,只要文章有创新,就会让编辑眼前一亮。《中国应用法学》将继续刊载、收集法官们在实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向学界问计问策,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互动。

《中国法律评论》常务副主编袁方就“法学论文选题中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发表了看法。她表示,在选题上,《中国法律评论》注重话题性,关注“真问题”,即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和现有的知识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创新性上,《中国法律评论》要求选题新、方法新、材料新、理论新和观点新。《中国法律评论》也欢迎从事定量实证研究、言之有物的学术论文。

《环球法律评论》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支振锋就“如何提高青年学者的发表率”表示,青年学者从事学术研究,首先要选得准真问题,建立和真实世界的连接;其次要有产物意识,打造自己论文的独特性;最后还要有理论性。他建议,青年学者与其忙着投稿,不如静心思考、细致打磨,如此才能创作出好文章。

《财经法学》副主编、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权就期刊的发展方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学术期刊应当坚持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要强调领域性和自身特色。《财经法学》历来特别重视博士生和青年学者的发展,今后也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学术新人。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王博就“《中国社会科学》在法学论文选稿上的特殊之处”进行了交流。他指出,《中国社会科学》更关注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尤其重视文章的思想性,致力于刊发对于国家治理和国家发展具有较大意义和价值的综合性研究成果。

最后,《清华法学》主编、伊春园2024直达教授黎宏在会议总结中表示,《清华法学》出刊100期,是一个新起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期待与各位嘉宾在《清华法学》出刊200期时再会。

至此,《清华法学》出刊第100期纪念会暨新时代法学期刊的使命与责任座谈会取得圆满成功。

f9d957cd7d213ec21cd2a8796ca119a

图为与会嘉宾合影